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一、项目提要………………………………………………………………………………………….. 1
1、项目名称……………………………………………………………………………………… 1
2、建设性质……………………………………………………………………………………… 1
3、项目承担单位情况……………………………………………………………………….. 1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3
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3
6、资金筹措……………………………………………………………………………………… 4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6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7
1、综合评价……………………………………………………………………………………… 7
2、论证结论……………………………………………………………………………………… 8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8
一、项目建设背景………………………………………………………………………………….. 11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3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
2、项目建设的意义…………………………………………………………………………. 18
一、资源条件………………………………………………………………………………………… 26
二、原材料条件…………………………………………………………………………………….. 33
三、交通运输条件…………………………………………………………………………………. 34
四、其他条件………………………………………………………………………………………… 35
五、人工种植中药材的优势…………………………………………………………………… 35
一、产品简介………………………………………………………………………………………… 40
二、市场需求………………………………………………………………………………………… 49
三、社会需求………………………………………………………………………………………… 50
四、生态改善………………………………………………………………………………………… 50
五、经济发展………………………………………………………………………………………… 51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52
1、建设的指导思想…………………………………………………………………………. 52
2、建设原则……………………………………………………………………………………. 52
3、建设规模……………………………………………………………………………………. 55
二、项目规划、布局……………………………………………………………………………… 55
1、种植基地布局…………………………………………………………………………….. 55
2、种植基地营建工程内容及技术方案…………………………………………….. 56
3、初级加工厂建设方案………………………………………………………………….. 69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74
1、建设标准……………………………………………………………………………………. 74
2、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与投资…………………………………………………………… 74
3、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及费用……………………………………………………. 75
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75
1、组织及工作制度…………………………………………………………………………. 77
2、项目管理机构…………………………………………………………………………….. 77
3、劳动定员……………………………………………………………………………………. 78
4、人员培训……………………………………………………………………………………. 78
5、项目运行管理…………………………………………………………………………….. 79
一、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 81
二、项目投资估算…………………………………………………………………………………. 82
1、建设投资估算…………………………………………………………………………….. 82
2、建设期利息估算…………………………………………………………………………. 83
3、流动资金……………………………………………………………………………………. 83
4、总投资……………………………………………………………………………………….. 83
三、资金来源与筹措……………………………………………………………………………… 84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85
二、实施进度………………………………………………………………………………………… 85
三、各项取费标准…………………………………………………………………………………. 85
四、分析结果………………………………………………………………………………………… 86
五、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87
六、利润总额及分配……………………………………………………………………………… 87
七、财务分析………………………………………………………………………………………… 87
八、资金偿还能力分析………………………………………………………………………….. 88
九、不确定性分析…………………………………………………………………………………. 89
1、盈亏平衡分析(BEP)……………………………………………………………….. 89
2、敏感性分析………………………………………………………………………………… 89
十、财务分析结论…………………………………………………………………………………. 90
一、环境影响………………………………………………………………………………………… 92
1、整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92
2、施用化肥、农药对环境影响……………………………………………………….. 92
3、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 92
4、加工厂对环境影响……………………………………………………………………… 93
二、环境保护措施及评价………………………………………………………………………. 93
1、整地技术措施…………………………………………………………………………….. 93
2、施肥(药)技术措施………………………………………………………………….. 93
3、加工厂环境保护措施………………………………………………………………….. 94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 96
二、建议……………………………………………………………………………………………….. 98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XX县XX流域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性质
扩建
3、项目建设(承担)单位情况
(1)项目建设单位:XX县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法人代表:XX,男,现年49岁,个体私营业主,制药工程高级工程师。上世纪90年中期离开企业自我发展,在北京、广州两地一直从事中药材的收购、销售和加工生产。XX县XX中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以药品研究开发、中药种植养殖、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公司。现已开发国内独家新药有:板蓝根泡腾片、脉络宁大输液、肿节风咀嚼片、千紫红片(彝族药)、无糖型独一味颗粒(藏药)。长期合作厂商有:广东万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广药集团等,产品行销全国(除港澳台外)。近年来同时在河南省豫西南地区开展地道中药材柴胡、丹参、板蓝根、是、鱼腥草、益母草等,得到各级政府的产业化带动农户发展认可,目前已形成较为有实力的龙头公司。
(3)所有制形式:有限公司
(4)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以独立自主、股份制合作方式经营,企业注册资金400万元,实行经理负责制,是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2010年被评为县龙头企业,2011年又再次被XX县认定为产业化带动龙头公司,现共有员工6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人(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5人),管理人员6人(含财务人员2人),营销人员8人,工人35人。公司长年与广东省制药厂商等长期合作,实行中药材产品加工、营销,年加工、销售中药材产品1200多吨,年销售收入1200万元左右。生产前景广阔,因而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以XX县及周边县XX流域为生产发展基地,目前在本县鱼牧场、2个乡(镇)建有以柴胡、丹参、板蓝根、重楼、鱼腥草、益母草等XX道地药材种植的生产基地12000余亩,共带动农户300多户。由于我县中药材从野生采挖发展成为人工种植起步早,2004年被上级主管部门认定为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县,全省仅三家。2009年被河南省认定为中药之乡,XX县中药材产业得到县委、政府的支持并列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作为山区带动型产业来抓,公司长期聘请中国中医药研究院药植物研究所、河南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及有关专家作为技术支撑。由县农业局组织成立中药材科技生产组,组建科技人员20多人。多年来,在农业科技人员的辛勤努力下,已从外地引进新品种及采集野生资源驯化种植,筛选出一些适宜于当地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在中药材生产和科技措施推广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在更新观念和运用农业科技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变和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投入,扩大规模,提高单产,打造品牌,生产出批量高质量原材料有较大潜力。
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42000亩,其中XX县香花镇渔牧场,基地总面积约25km2,可种植中药材30000亩。药用植物育种基地6000亩。在香花、马蹬两镇发展药用植物种植推广基地,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规模12000亩。在XX县产业聚集区征地100亩建设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等加工生产基地。在育种基地建立500平方米的实验室和1000平方米的晾晒仓库,主要用于实验室培育、药材鉴定、常规检验和药材遇阴雨天气的晾晒及库存。建设完善的节水灌溉装置,满足6000亩育种基地的需要。建设完善的机械化耕种、采收等农机具10余台。
建设期限为11个月(2013年1月—2013年11月)。
5、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4833.49万元,资金按构成分列如下:
(1)建设工程费1916.33万元,占总值的39.65%;
(2)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506.40万元,占总值的10.48%;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4.92万元,占总值的11.89%;
(4)预备费149.88万元,占总值的3.10%;
(5)建设期利息70.47万元,占总值的1.46%;
(6)流动资金1615.50万元,占总值的33.42%。
6、资金筹措
(1)申请国家扶持资金4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8%。
(2)申请地区配套资金2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41%。
(3)申请县级配套资金2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41%。
(4)银行长期贷款400.00万元,按现行银行贷款利率7.83%计算利息,占项目总投资的8.28%。
(5)民间贷款(实力企及个体)1400.00元。按现行银行贷款利率7.83%计算利息,占项目总投资的29%。
(6)企业自筹2592.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3.6%。
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表 表1—1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生产规模 | 达产年 | ||
1.1 | 柴胡饮片 | 吨/年 | 1995 | |
1.2 | 鱼腥草饮片 | 吨/年 | 2280 | |
1.3 | 板蓝根饮片 | 吨/年 | 627 | |
1.4 | 地黄饮片 | 吨/年 | 1282.5 | |
1.5 | 紫竹饮片 | 吨/年 | 1140 | |
1.6 | 益母草饮片 | 吨/年 | 3040 | |
1.7 | 丹参饮片 | 吨/年 | 10800 | |
2 | 总投资 | 万元 | 4833.49 | |
其中:建设投资 | 万元 | 3147.52 | ||
建设期利息 | 万元 | 70.47 | ||
流动资金 | 万元 | 1615.50 | ||
3 | 资金筹措 | 4833.49 | ||
3.1 | 申请国家扶持资金 | 万元 | 400.00 | |
3.2 | 申请地区配套资金 | 万元 | 20.00 | |
3.3 | 申请县级配套资金 | 万元 | 20.00 | |
3.4 | 银行长期贷款 | 万元 | 1800.00 | |
3.5 | 企业自筹 | 万元 | 1462.64 | |
3.6 | 流动资金短期贷款 | 万元 | 1130.85 | |
4 | 成本 | 年均 | ||
4.1 | 总成本 | 万元 | 16194.99 | |
其中:固定成本 | 万元 | 1505.11 | ||
可变成本 | 万元 | 14689.88 | ||
4.2 | 经营成本 | 万元 | 14817.62 | |
5 | 财务指标 | 年均 | ||
5.1 | 销售收入 | 万元 | 19713.50 | |
5.2 | 利润总额 | 万元 | 1069.15 | |
5.3 | 销售税金及附加 | 万元 | 2449.36 | |
5.4 | 投资利润率 | % | 22.12 | |
5.5 | 投资利税率 | % | 72.79 | |
5.6 | 内部收益率 | |||
税前 | % | 54.11 | ||
税后 | % | 46.58 | ||
5.7 | 财务净现值(I=12%) | |||
税前 | 万元 | 8204.80 | ||
税后 | 万元 | 6572.19 | ||
5.8 |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 |||
税前 | 年 | 3.0 | ||
税后 | 年 | 3.3 | ||
5.9 | 盈亏平衡点(BEP) | % | 58.47 | |
5.10 | 借款偿还期 | 年 | 3.1 | |
5.11 | 偿贷比 | 1:0.52 |
8、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县水产鱼牧场和香花镇、马蹬镇山区的栽培适宜区。其中公司基地3万亩,两镇带动农户3000户(户均4亩)种植12000亩。
(2)项目带动能力
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除公司基地3万亩,可使约3000户山区农民(按户均4亩)直接受益。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河南省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产业规划纲要》。
3、《河南省中药材GAP种植技术》(2003年4月河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
4、《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版)。
5《河南南阳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实施行动规划》河南省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1月。
6、《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7、《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
8、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渠首生态区建设规划。
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1月4日。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XX县XX流域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饮片加工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建设规划,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符合《河南南阳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行动规划》。项目依托XX县特有的自然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以中药材人工栽培为建设内容,采用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或租用协议,提供种苗和技术服务,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并与农户签定最低保护价收购协议,使农户利益受原料市场影响降至最低,同时最大限度保证公司获得优质原料的运行机制,是对“公司建基地、基地连农户”运行机制的深化,项目建设42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约3000户山区农民(按户均4亩)直接受益。同时,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和示范带动性。项目建设可切实调整农村种植和生产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使脱贫致富落到实处。
财务分析表明,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46.58%大于基准收益率12%,财务净现值6572.19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期3.3年小于1/2项目计算期,贷款偿还期3.1年(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为22.12%,投资利税率为72.79%,超过行业基准水平,项目投资方案合理,财务分析可行。
2、论证结论
经过对本项目全面调查、分析和论证表明:项目经济可行、技术先进可行、土地落实、企业自有资金落实,已具备建设条件。同时项目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备,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中药材对适生环境要求较为严格。建议严格区划,在适生区域栽培。
2、种苗供应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公司应将其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制定相关的技术和经营保障措施。
3、中药原料基地建设实施GAP标准是中药产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建议龙头企业在项目批准后联合相关科研院所进行相关中药材GAP指标体系和操作体系研究,最终制定出相关中药材GAP河南标准。
4、该项目为种植项目,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因此,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完善项目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制订详细实施计划,加强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建设效果。
5、项目区中药材开发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中低产田面积大,而造成中低产田面积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肥力不足、山坡地分布范围广,灌排渠系不完善,播种后遇到干旱时不能及时灌溉,机械化水平低,农家肥等农用物资运输困难,有机肥料施用量偏少,用传统种植方法来实现单产已成为这一区域目前生产中的主要手段。由于品种的引进示范、筛选和推广力度不够,目前的生产没有解决科技推广问题,良种良法跟不上。粗放经营方式突出,现代生产管理化程度低。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原始粗放型生产上,同时,也因田间内部基础设施较差,先进的农业、农机适用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和运用,优质农产品生产因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标准化生产技术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市场竞争能力极弱。项目区长期以来以粮食生产为主,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农民种粮基本无利可图,农民精耕细作种植粮食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率日趋增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农业生产风险加大,这同样是项目区农业产业化开发不可忽视的障碍因素之一。
针对项目区的主要制约因素,其治理的主要措施,一是实行综合治理,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二是走科技创新之路,通过扶持大量引进优质适用的中药材品种实行筛选、繁育和推广,大力推广农业综合科技措施,在项目区逐步实现良种化、规范化、科学化中药材生产模式;三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中药材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中药材产品,把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以求土地的永续利用;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增加投入实行搞示范带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利用先进、适用科技和优良品种,促进推广和普及。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中草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医疗药品现代中成药制药原料,自古以来在人类救死扶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生活及医疗中,中医医疗仍然具有西医药不可替代的一面,特别是针对疑难杂症、传染性病毒疫病有独特、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医疗效应是西医药无法可比的。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等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国际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成为潮流。工业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变,使用天然药物代替化学药品已成为今后国际医药发展的趋势,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社会对中药的认识不断提高,因此,中药材产业的产值都在递增,据统计中药产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0%,利润和利税平均每年增长20%。
XX县作为国家无公害中药材基地县,且中药材中的桔梗花期可达两个半月,花色紫蓝,奇艳无比,另外天冬药材具有天然文竹美誉,两种中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也是美化景观的特殊植物。但是我国的中草药材主要来源于天然野生自然资源,很多宝贵的药种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生态受到破坏,加之多年来不断的采挖,使野生中草药材不断减少,有的面临濒危处境,市场资源药品供应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豫西南地区的主导产业发展。在“十一五”、“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和农村经济建设中,XX县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在山区半山区不断努力积极开展中草药人工种植,通过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在沿XX流域发展到一定的基地规模,但是由于受地方经济困难的制约,良种及肥料的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加之中药材科技措施还处于摸索阶段,良种、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加上生长周期长,致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长期处于生产规模扩不大,产品出不来,供不应求的现象,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生产格局。加之科技经费不足,生产种植不规范、产前投入不足,导致种植药材产量不高或不能增收,严重影响了种植积极性,从而导致扩展基地困难重重,土地利用率极低,生产难以实现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中药材产业化进程。因此,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生产基地建设,作为调整县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对实现县委、政府提出的“大力开发生物资源,建设绿色经济强县,保渠首生态水源,在大农业上奔小康”这一发展战略意义重大,非常必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市场实行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经济面临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新形势;尤其是在中国入世以后,农业和农产品将面临着更大的冲击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一种历史大背景下。因此,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县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XX县位于南阳中药材重点发展的西部,与湖北、陕西接壤,生产的中药材主要依靠XX、西峡的制药企业消化和南阳中医药大的市场带动。因此,按照市场的需求,实施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药材优质品牌,增强中药材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对于增加地方收入,培植财源以及促进全市自给平衡及外销等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
鉴于上述情况,根据《河南省“十二五”农业项目立项指南》和《南阳市中医药产业化发展行动纲领》的要求,结合《南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对XX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布署和产业区域布局调整的总体规划和要求,特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为了促进地方和公司发展,保护XX流域水源水质,结合豫政[2011]9号《关于支持南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计划沿XX流域立体生态种植中药材。首先以开发XX道地药材为主,配合水资源保护,在荒坡地主要种植乔木灌木类药材,如油茶、紫珠、牡丹皮等;可耕地主要种植根茎类,如柴胡、丹参、板蓝根、重楼等;湿地主要种植鱼腥草、益母草等。以XX道地药材柴胡、鱼腥草为主积极申请国家GAP认证。
以上药材除本公司生产中成药使用外,计划在XX产业聚集区建设中药饮片加工基地,面向全国中药厂、中医院、综合医院中药房及药店销售,时机成熟后申请出口。真正把几千年的民族医药传承下去,造福全人类。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中十分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医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面对一些无法治疗的疾病和药物的毒副作用,现代医药的一些窘境使得天然药物被重新重视。中医药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文化智慧的结晶,从最早的神农尝百草到现代医药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已成为影响世界医药发展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由于中药来源于大自然,无污染、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党和国家历来对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给予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制订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医院建设,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治疗疾病的新技术新方法,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
据统计,我国中药材总数有12807种,其中来源于植物的11146种,动物1581种,矿物80种。中药承担了全国1/3左右的药物医疗保健任务,而且每年还有几亿美元的出口效益。2002~200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9.9%、18.5%和11.6%,可见,我国发展中药材生产潜力巨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在世界上全面兴起。“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组委会介绍,目前全球使用天然药物的人数约为40亿,使得世界各国不断放宽对中医药的限制,其销量也逐年攀升,中医药产业在全球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草药市场每年的总交易额已超过430亿美元,而每年我国中草药的出口却只有6亿美元。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药,在欧洲乃至世界草药市场所占份额却很低,有关专家研讨分析认为,中药走向国际化主要障碍之一,是中药行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落后,据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在我国的中药生产企业中,目前获得GMP证书的中药企业还不到5%,使得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无法保障,很多出口的中药由于原料和生产技术等问题,无法控制农残、重金属含量等检测指标或含违禁成分而遭拒售。
中药材是中药生产的基本原料,中药材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生产道地中药,须具备道地药材。中药材的生长有其必要的生态环境,要生产好的终端产品,就须从药材生产的源头抓起,更为重要的是要从生态环境的建设上去研究,很多药材已有数十年和百余年的种植历史,长期的在大田种植,又因化肥、农药、杀虫剂的使用,严重的破坏了药用植物内外的生态环境,致使出现病害,有些药材因缺乏统一、科学的种植标准,药材质量下降,甚至导致品种退化。中药材供应混乱、药材质量得不到保证已成为制药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还原中草药生长的自然环境,运用科学发展观建立生态药业基地,建设中药材种植生态示范基地,辐射和带动农民建立中药材GAP药源基地,势在必行。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全国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又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境内有着丰富的医药资源,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储藏总量均处于前列,其中中药材的产量在全国占第三位,主要分布在伏牛山区、怀庆府一带、大别山区,特别是伏牛山区品种较多。现已查明:全省共有中药资源2302种,10隶属个门,324科。其中药用植物203科,1963种;药用动物121科,270种;药用矿物44种;其他种类25种。全省药材总储量8604万吨。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中药资源150种,占药用资源的6.5%;加工利用药材资源品种115个,占中药资源品种的5%;总储藏量86363万公斤,植物类64206万公斤,动物种类4274万公斤,矿物及其它类17881万公斤。储量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主要有金银花、连翘、丹参、桔梗、山茱萸、黄栌、柴胡、板蓝根、山楂、茯苓、蜂蜜等三十多种。中药材种植已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农民种植有比较成熟的技术,种植积极性较高,群众基础好,具备良好的中药材基地建设的环境条件和社会基础。为了发挥大型制药企业在资金、技术、销售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建立自己的药源基地,保证企业自身药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同时为当地农民的药材种植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农民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力推进中药种植改革,实现中草药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进而促进农民和企业增收,XX县XX中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该项目。
中药材生产在XX县已有20多个年头,前些年以生产柴胡、丹参等为主,近年来公司以开发XX道地药材为主,配合水资源保护,在荒坡地主要种植乔木灌木类药材,如油茶、紫珠、牡丹皮等;可耕地主要种植根茎类,如柴胡、丹参、板蓝根、生地等;湿地主要种植鱼腥草、益母草等。以XX道地药材柴胡、鱼腥草为主积极申请国家GAP认证。在山区农产业生产中对农民已有较大的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但是,由于受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种植习惯的束缚,良种的培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不够,对已推广的中药材由于面积产量规模小,生产周期长,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对中药材生产产品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面临新的形势,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中成药品已上千种,针对豫西南、鄂西北、陕东南区域三大中药材销售市场看好,原材料严重不足,产品供不应求。为此,尽快建设规模型中药材基地,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着力解决增加中药材产前投入问题,提高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及种植水平,形成基地规模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已是摆在全县上下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将逐渐向世界开放,中成药不仅在亚洲需求量大,近年也成为美洲、欧洲医药市场的热销品,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享受国际农业分工与合作的良好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国际农产品激烈竞争的巨大挑战。中药材是中国的第一大优势,发展中药材,是我国实现中国祖传医疗为全人类服务的经济发展战略。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提高产量及质量使中药材生产向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业方向发展,结合XX旅游业XX风景区沿线药材花卉、生态景观及药材开发,实属XX县双向产业并举的一大举措。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对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区域建设有着更为直接的推动作用,具有高强的战略意义。
2、项目建设的意义
(1)对调整XX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意义。XX县地理环境特殊,位于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首生态敏感地带,特别是XX湖东岸的香花、九重、马蹬地区,经济发展更是严重滞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上,投入大、收入少、效益差,农民增收难度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缺乏覆盖面广,影响大的龙头企业,加之XX县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化项目推广难度大。本项目以中药材人工栽培为建设内容,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带动广大山区农户在退耕地和坡耕地上人工栽培中药材。因此,项目建设符合XX县的实际情况,可切实调整项目实施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并为区域内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示范。
(2)有利于发展渠首及山区经济,造富库区百姓。XX可耕地较少,大部分农民生活比较贫困。本项目所选品种基本以山地、岗坡地、水洼地为主,很少占用耕地,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项目以“公司+科研+基地+农户”形式实施,计划发展面积3万亩,通过技术指导和保护价收购,将带动约2万多农民及其家庭长期获得稳定收入。随着规模的扩大,将不断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造富更多库区人民。XX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山区农户还未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中药材市场潜力巨大,通过项目实施,可极大增加山区土地的产出效益,达产后每亩山地每年收益远远超过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对解决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巩固生态工程建设成果有重要意义。
(3)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开发XX县特色产业是县委、县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之一。中药材是具有重要生态与社会经济价值的特色资源,开发前景广阔,通过项目示范建设,可大大促进其开发。因此,充分发挥XX县自然生态优势,尽快建立南阳市XX县42000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必将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企业效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项目实施后,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可望成为XX县经济发展中覆盖面广、影响大的龙头企业。
(4)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市、县”。XX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山高坡陡,海拔高差悬殊,地形结构复杂,交通落后闭塞,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很低,经济非常贫困,“三农”问题特别突出。由于地处XX水库流域的特殊位置,肩负着保护北京水缸水质的特殊历史任务,“绿色XX”建设已成为坚强的政治任务和社会任务。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天然林禁伐后,支柱产业消失,地方经济陷入困境。为了培育支柱产业,县人民政府根据县情,决心发挥中药材产业在XX县农业结构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进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县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河南也把中医药产业作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十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该产业也是南阳市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市”、XX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外部因素,说明了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是传承我国中医文化,推进中药材实现产业化的需要。当前,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长、投入越来越高,并且化学药物对人体具有毒副作用,易产生抗药性和药源性疾病等特点越来越明显,许多国家转向了天然植物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使其成为继化学药物、生物制剂、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特点产业。
中医药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文化智慧的结晶。从最早的神农尝百草到现代医药的迅速发展,中医药已成为影响世界医药发展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和确切的治疗效果举世闻名。中药来源于大自然,无污染、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医药学,不仅是一种民族文化,也是一种产业。受世界潮流的影响,包括中医药在内的天然药物受到各国普遍的关注,很多国家从战略的角度引导这些产业的发展,一些国家把中草药类药物作为本国产业发展的重点。中医的望、闻、问、切和中药的加工炮制一并成为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技术。为了将中医药发扬光大,中医药及中药的加工炮制技术将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教科文组织,使之真正成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业。与此同时,国家把中医药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写入到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简称《纲要》),现代中药作为重大专项也列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构建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和中药知识产业为动力的产业链,鼓励中药饮片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促进中药材流通方式的变革。鼓励各具特色的中药材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依靠建立科学、标准的中药材种植体系,保证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推动中药材的产业化经营。
(6)、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库区环境。XX境内以山地岗坡为主,本项目所选品种除适宜当地环境之外,还综合考虑了环境绿化和生态保护问题,木本、灌木、草本高中低搭配,药用观赏皆宜,能起到绿化山水、涵养水土、充分利用资源之功效。
(7)、有利于保护当地中草药品种,成为当地新产业。XX北倚秦岭,东接伏牛,南瞻宛襄,西临汉水,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地理和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南北植物均宜生长。《中华药典》记载的1800多种中草药,XX就有1300多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因多年前发展小辣椒产业的成效,培育了当地人种植产业化、规模化的思想,但受制无完善的机制和科学规划,目前,虽有小辣椒、柑桔、葛根等品种的规模化种植,但市场占有率、市场影响力和产品转换率都不高,发展持续性不强。在中草药品种方面,南阳已基本建成以南召辛夷、西峡山茱萸与天麻、桐柏桔梗、方城裕丹参、内乡黄姜、镇平杜仲、邓州麦冬、唐河栀子、社旗板蓝根等为主体的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方城裕丹参、桐柏桔梗、南召辛夷、西峡山茱萸、猕猴桃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XX与西峡接壤,风土地貌相同,但在相关物产方面远远落后于西峡,亟待发展。XX道地药材柴胡有效成分含量居全国之首,本公司作为重点开发项目之一,符合当地发展需求,潜力巨大。
(8)、有利于解决本公司与战略合作方的药源和原料质量问题。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是稳定和保证产品质量,加强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当今国内外药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必须以质量求生存,靠质量求发展。建立自己的中药材GAP药源基地,对企业本身生产所需的大宗原材料进行示范种植,是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途径。中药材质量的真伪、优劣将是中药产品的关键环节。随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AP)》的实施和对CMP认识的不断加深,国内外市场对影响药品生产的各因素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精神已不单是把质量管理放在药品的生产控制上,而是渗入到原料生产、供应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中。这就要求管理与控制从原料药材的生产开始。中药材是重要的原料和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一种特殊商品。“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和质量的可控性”是对其质量的根本要求,也是现代医药的重要指标。同时,中药材又是生物产品,是在一定生态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生物产品。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改变,植物生长发育及其药材形态结构、指标成分常常发生改变,光照、温度、海拔、地形、土壤、水分、湿度、植被、微生物环境均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变化,从而导致中药性味的变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速了中药的变异进程,加大了中药质量控制的难度。为了确保中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企业自身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加强对种植过程中的每一生产环节的研究和管理,实现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保证药材品质,实现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广东万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世信药业有限公司、广药集团旗下的生产企业所需的本项目相关品种,主要从全国各大药材市场采购,质量不易全面控制,数量难以及时供应,采购运输费用较高。近年来,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对各方生产经营影响巨大。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取得一举多得、合作共赢的效果。
(9)、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是引导农民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带动农民致富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党的“十六大”也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的主线是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的重点又在于调整种植业结构。现代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范畴,是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南阳市及XX县而言,大力发展具有资源优势和传统种植习惯的中药材种植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选择之一。
在“十二五”规划中,市、县政府结合XX县当地大型制药企业分布多、对中药材需求量大,以及当地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的实际,围绕为当地及周边大型制药企业提供原材料供应,把中草药的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提出了把“建中药材种植基地、育中药材加工龙头、抓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发展的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文章,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当地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药材种植资源,推动XX县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增加农民发展优质中药材种植的积极性,从而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步伐,壮大中药材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
合作厂家每年消耗的中药材材料中,有相当大的比重来自于市场。为了保证企业药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必须提高当地农民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水平,保证中药材原料的质量。公司通过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中药材种植的进步,从而促进当地中药材种植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一、资源条件
河南省是传统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野生资源和种植面积都处于全国前列,具有发展中医药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与地理环境,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悠久的种植历史、蓬勃的发展势头、优良的药材品质奠定了河南省中药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河南省农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有力保证。
河南省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储藏问题均处于前列。河南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南北气候地理分界线从偏南部穿过。这里山脉河流相间,盆地平原相连,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众多中药材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南北、东西药用植物均能在这里生长、种植。现已查明:河南省共有中药资源2302种,10隶属个门,324科。其中药用植物203科,1963种;药用动物121科,270种;药物矿物44种;其他种类25种。全省药材总储量8604万吨。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中药资源150种,占药用资源的6.5%;加工利用药材资源品种115种,占中药资源品种的5%;总储藏量86363万公斤,植物类64206万公斤,动物类4274万公斤,矿物及其它类17881万公斤。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河南省目前已拥有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栽培专业、南阳农校中药材种植专业、河南医学科学研究所等多家教育、科研、医疗机构,中医药的研究开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全省拥有374家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和车间到目前已达到了42个。2006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15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利税2007年上半年已实现1.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目前,我省已建成大型中药材生产基地六个:沁阳“怀药”基地、封丘金银花基地、洛阳牡丹基发、卢氏丹参基地、开封菊花基地、西峡山茱萸基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已初见成效,为药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实施中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创造了极大的市场空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中药材流行性成分,在中成药、保健品、化妆品领域打造名牌产品,为中药材应用开辟更广阔的市场,是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药品方面,利用喜树碱及CPT类似物开发抗瘤新药。在食品、保健品方面,沁阳市鑫龙怀参有限公司与省中医学院联合研制的地黄脯、山药脯获国家专利,年加工成品生地脯200万kg、山药脯50万吨。沁阳市港龙怀参宝实业公司与兰州大学联合研制了地黄饮片、药酒等产品,与省农科院、农学会、食品协会联合研制了怀药多级系列保健品,年产怀药饮料200万kg、怀药多级系列保健品100万掩。鑫龙与港龙在怀药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中成为龙头企业。在开发中药材应用新领域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外,全省各地还通过开发观光农业等特色项目,吸引国内外游人将视角对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这些都为中药材展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同时,河南省还在药材种植面积大、产品交易集中的乡镇农贸市场又建立了多个产地药材交易区,完善了市场功能,为种药农户与客商提供药材交易场所,促进产品营销。其中,河南禹州中药交易市场是全国17家标准化、规范化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拥有药商320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上市品种2600种,年成交额3亿元。通过这些市场长期的药材交易,逐渐产生了以经营类别或区域性质划分的药行帮、药棚帮、甘草帮、党参帮、江西帮、山西帮、陕西帮、祁州帮、商城帮、亳州帮、金陵帮等8个帮会组织,大小药行达2000余家,上市品种达2600,拥有药工5000多人,成为闻名的“药都”。河南省中药材市场建设富有效性,为实现道地中药材的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XX县地处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结合部。东、北分别与邓州、内乡、西峡相接,西与陕西省商南县相连,南与湖北省的老河口市和XX市毗邻。XX县处于宁西铁路、沪陕高速公路、312国道、209国道以及311国道这几条贯穿全国东西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所形成的城镇经济带的交汇处,现长江黄金水产的延伸——XX通道纵贯全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对外联系四通八达。
XX药用植物立体生态种植基地位于XX县渔牧场,总面积约25km2,可种植中药材6000亩。种植基地中宁西铁路邓州站40km,距省道54(邓州—XX)约10km;距正在建设的渠道高速路口约20km,距老河口机场20km,距XX口市约15km,基地附近有XX水库码头(太子山码头约0.5km),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XX县位于秦岭山系东南余脉延伸地段,境内北、西、南三面环山,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高点高程与最低点高程差在748~761.6m之间。地貌类型大体可分为山地、丘陵和河谷平川三部分。种植基地的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沿四条山脊逐渐降低。在四条山脊之间形成三条谷地,以花生岭边的谷地最长,约有1.5km,直达种植基地的北部边缘。其他两条谷地较短,约为东边谷地长度的2/3。谷地的南部都没入水中,形成了数条互相隔离的峡谷水域,这些山岭的南端长短不一,分别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港湾。
2、气候条件
(1)、四季特征:XX县地处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四季受季风支配,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2)、日照:历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994.4小时,日均5.4小时,日照率45%,日照率8月最高,为52%;3月最低,为39%.
(3)、气温:历年平均气温15.7℃,最低为14.7℃(1984年),最高为16.6℃(1966年),7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8.4℃,1月气温最低,平均为2.2℃,气温年温差为25.9℃。种植区地处北纬32°46′,东经111°38′,历年平均气温为17.3℃,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有利于南北植物的生长。
(4)、降水:历年平均降水817.3mm,年最大降水量1162.8 mm,出现在1964年,年最小降水量为391.3 mm。一年中,7~9月份降水最多,多年平均为400.5 mm,占全年降水量的49%,12~2月份降水量少,平均为44.2 mm,占全年降水量的5.4%。
(5)、气压积风:历年年平均气压为993.9毫巴,7月份最低为980.08毫巴,12月份最高为1003.8毫巴,冬季高于夏季,极端最高气压为1064.5毫巴,出现在1967年1月19日,最低气压为971.0毫巴。历年平均风速为1.8m/s,风力为二级,历年最多风向为静风,频率34,其次为东南风,频率为15,再次为西北风。
3、水文、地质条件
XX县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境内大小河流共有467条,年均地表径流量为5.6×108m3。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XX、鹳河、淇河、滔河、刁河5条。
XX古称丹水、淅江、粉春江,为县境最大的河流,全长378.6km,县内长116.6km。总流域面积15994km2,县内流域面积2616 km2,年结冰期20~30天。XX水系属山区型河道,河槽深,比降陡,河床一般宽500~1000m,河槽深6~10m。
XX口水库蓄水后,自滔河陈家湾以下成为库区,水库总面积365.6 km2,蓄水量170×108m3,县内蓄水量81×108m3,占水库总容积的46%。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除XX口水库外,XX还有各种水利设施1900余处,其中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6座,堰、塘1900余处。
XX地质构造和地层类型比较复杂。在地表水切割侵蚀下,形成许多典型的构造剖面和风景地貌类型。如XX小三峡两岸,有许多标准的褶曲、断层、象形石、溶洞等。在XX、鹳河、淇河沿岸有许多切割成的峡谷、嶂谷,既雄险又幽深。在八大山峰中,出现许多奇峰怪石,如猴山、香炉山、玉皇顶、四峰山、羊洞山、鹰爪山等,都是XX著名的风景名山。
XX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内的土壤主要是棕壤,PH值6~7,为酸性山石风华而成,土壤表面的腐殖层较厚,土壤中养分含量较高,适于多种林木草本植物生长。现项目内大部分坡地及沟谷地已被开垦,其他地方全被树木覆盖。
4、生态条件
XX动植物种类繁多,据调查,全县共有木本植物63科、126属、461种,其中乔木279种,主要有松、栎、榆、杨、柳、椿、楝、槐、刺槐、泡桐、香果树、刺楸、化香、枇杷、樟、侧柏、三尖杉、银杏、官桂、连香、刺黄楝等。灌木有酸枣、山楂、胡枝子、冬青、荆条、麻桑等156种,藤本有野蔷薇、葛条、猕猴桃、二花等26种。其中香果树、刺楸、三尖杉、银杏、官桂、连香、刺黄楝为国家和省级保护的珍贵树种。此外,XX还有草本植物58科620种,木本和草本花卉250多种,常见的有迎春、月季、桂花、木槿、夹竹桃、紫薇、茉莉、枸杞、木芙蓉、玫瑰、紫荆、木瓜、杜鹃、连翘、山里红及菊花、天冬草、仙人掌、文竹、吊兰、石蒜、紫罗兰、一串红、鸡冠花、虞美人、芍药、天竺葵、凤仙花、报春花等。XX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植被类型也具有明显的过渡特点,主要植被类型有11种,全县植被覆盖率48%,其中森林覆盖率达38%。XX动物共有800多种,其中13种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58种为省级重点保护动物。
5、地震条件
项目所在区域地震烈度为6度,地震加速度为0.05g。
三、社会经济条件
XX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结合部,总面积2798km2。全县辖16个乡镇,516个村,74万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淹没区和渠首所在地,为全国移民安置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南省35个扩权之一,属于一个集山区、库区、移民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特殊县。移民移出后人口变为63万人,土地空闲面积近150万亩。
XX历史源远流长。为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曾经诞生了商圣范蠡、南北朝史学家范晔等大批历史人物。XX是全国文物出土大县,已发现春秋楚国古城址13处,古墓群50余座。XX风景名胜众多,有中州“香严寺”、国保单位荆紫关清代五里长街等一批景点。XX资源丰富。境内XX、灌河、淇河、滔河、刁河等五在河流均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XX口水库53%的水域面积在XX,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位于九重镇陶岔;XX同时还有矿产资源38种,目前具有较高开发价值的有石煤、钒土、大理石等。
多年来,XX县坚持把服务南水北调、保护水质作为政治任务来抓,立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以生态经济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适时提出了建设“经济强县、生态示范县、旅游名县”的战略任务,着力构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在经济和生态双赢的结合点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县形成了10万亩中药材、20万亩辣椒、40万亩花椒、5万亩湖桑的绿色产业格局,以建设生态工业为导向,抓改制增活力,上技改调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全县形成了以机械、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电力产业为主的工业群体,快速崛起了一批产值超亿元,税利超千万元的企业,整个工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78%。以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为载体,强力推进生态城镇建设。2004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50.2亿元,同比增长16.9%;财政收入1.45亿元,增长34.3%;可支配财力3.09亿元,增长18.8%;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6亿元,增长49.5%。
四、原材料条件
中药材在当地采挖种植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饮片加工经验,技术人才充足,项目建设所需的种子、种苗充足(由公司供给)。
五、基础设设施条件和交通运输条件
1、供水:本项目灌溉水源每年需要18000万立方米,生活用水每年需要5400吨左右,灌溉和生活用水均拟采用XX口水库水,当地水利部门已同意用水,当地条件可以满足生活和灌溉用水需求。
2、排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管理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和消毒后,引入山下药材地灌溉。其他建筑物布局分散,可修建小型化粪池,也可采用环保车辆解决粪便污水。污水处理后可用潜污泵引污水浇灌花木。种植基地植被覆盖率高,雨水可依山就势流入XX口水库内。
3、供电:本项目所在位置供电电源由附件的10kV架空线路上就近引出,全场电气设备装机容量500千瓦,全年耗电125万千瓦时,当地电业公司同意供电,可以保证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的需要。
4、通讯:项目区内已开通全国直拨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可以满足项目通讯的需求。
5、交通运输:种植基地中宁西铁路邓州站35km,距省道54(邓州—XX)约8km;距正在建设的内邓渠首高速路口约12km,距老河口机场20km,距XX口市约15km,距基地附近水库码头0.5km,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
六、其他条件
XX县XX库区流域范围内是相对平缓的地带,是本县的主要农牧地区,但农作物产量非常低,平均亩产不足200公斤,产值只有不足400元。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十分低下,劳动生产率也低造成农民的劳动报酬极低。在此范围内却是中药材最适合的生产区域,产品质量好而且产量稳定,因此中药材种植的效益要比其他农作物要高。
中药材为药用植物,对水、温度、土壤、气候等环境要求不高,既能在高寒山区轮歇地和瘠壤地正常生长,也可在一般耕地上栽培,人工规范化种植条件下药材亩产稳定。中药材种植效益明显,投资回报率高,且在XX县有较长的中药材种植传统,所以该项目易于被当地群众接受和推广。
七、人工种植中药材的优势
(1)河南豫西南素有“植物王国”和“药材之乡”的美誉。南阳市西部境内山川密集,地势高耸,南北纵贯,山高谷深,相对高差达581米,由于XX湖水的调节,XX更是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征XX湖沿岸的湖泊气候,从《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34.9%的药用植物在南阳这独特的立体环境中生存,孕育了高度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是几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地,是许多生物类群的现代化分中心,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特殊性和珍稀性。属于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十个地区之一,河南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也是药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蕴孕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大量的名贵特有药材,是豫西南和我国的重要药材基地,也是当地农村经济收入来源的组成部分。
南阳市是药圣张仲景的故乡,从五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中期特别加强了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生产和销售工作,建立了多个中药材种植场和药材场,在对大宗产品进行规模化栽培的同时,积极引种试种和野生变家种的工作,根据南阳市独有气候和土壤条件,引种试种成功了人参、砂仁、西洋参等几十个品种,对胡黄连、岩白菜等十多个品种进行家种驯化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为野生药材变家种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坚实基础,同时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技术人才。项目建设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4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各类人才16人;拥有与技术开发、工艺改进相配套的设施和设备。以技术中心为平台,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先后与中国中医药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沈阳药科大学、北京大学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关系,聘请16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公司技术顾问团,大大提升了项目建设单位的科研开发能力。技术成熟可靠。公司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在XX县初步建设了规模100亩的药材选育园及示范园,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对柴胡、紫珠、丹参、牡丹四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品质、有效成份、产量有了初步掌握,特别是北丹-1号在同样栽培条件下丹参同品种中有效成份含量最高。
(2)本项目选择的项目区太子山水产牧区和XX湖东岸的香花、马蹬等沿湖乡镇,这里没有任何工业,人口稀少无污染源,空气、水、土都能达到AA级绿色生产环境的要求及种植中药材GAP规范要求,所种的药材品质质量较优,更具市场竞争力。公司长期从事中药材的生产、收购、销售,积累了药材种植经营的丰富经验和建立了广泛的营销网络,因此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市场具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当前,市政府确定了打造中医药产业的决定,为我省、我市在国家实行XX湖渠首流域禁伐后各地在调整产业结构中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及加工生产是参与打造中医药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地农户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利用南阳市多年积累的人工种植经验,在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双支撑,上级政府的扶持下,完全能够实现部分中药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使之形成产业化,而使农户能早日摘除“贫困帽子”。
项目建设单位是河南省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之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涉及面广,尤其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多年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惠政策在XX县得到了充分的落实。南阳市、XX县把中药材种植做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并且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县里专门成立了中药材管理办公室,负责中药材的种植和市场管理。使中药材种植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该项目实施与国家政策吻合,并且有较好的带动作用。
XX县地处豫西伏牛山区,地跨长江、淮河二大流域。境内深山区占95%,浅山丘陵占4.5%,平川占0.5%,有“九山半岭半川”之称,全县盛产中药材1300余种,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有“天然药材宝库”之美誉,气候、地理条件适宜中药材种植,目前,全县中药材面积已达到10万亩,药材种植已成为XX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并且已成为南阳市六大产业之一。
为了发展中药材种植,XX县大力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实施“种子工程”,加快中药材良种引进、改进、繁育技术的研究。按照GAP规范要求,在XX建立种子、种苗示范基地,扩大现有的种植面积,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服务体系,认真实施良种工程,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名优道地药材,加快优化药材品种结构的繁育和适宜当地生态条件优质药材的引进推广步伐。积极采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及信息工程等高新技术,加强道地药材品种的培育,争取多创国家级、省级中药材优良新品种,特别是加强对无公害中药材品种的培育,通过对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对育种方法、植株施肥、田间管理方法及高效无污染、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生产出优质、无污染的中药材新产品。在育种基地,推广应用示范新品种的小规模栽培,实行规范化、科技化、标准化种植,使之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中药材优良品种繁育基地。通过中药材优质高产栽培、良种培育、立体开发、病虫害防治及资源深度开发与持续高效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提高全县优质中药材品种的覆盖率,走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其次,加大科技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加快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规范化的种植体系、质量标准体系和科学管理模式,培育生产无公害、无污染、无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的优质道地药材,创河南省中药材名牌产品;建立市中药材产业专业咨询组织,聘请高水平的中医药专家作为顾问,邀请北京大学、国家药用植物研究所等作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专题研究解决中药材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利用指纹图谱技术对中药材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确切反映全县中药材的内在质量。
(3)、市场优势:中国人口众多,具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十余年来,项目建设单位在全国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营销体系,一是选取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品种二十余个,采用全国总代理的方式,通过分销渠道进入临床。二是选取普药品种,自己组建营销队伍在全国二十余个省已建立了办事处,通过商业公司批发结合终端促销的方式,使产品进入OTC市场。河南省是中药材生产大省,具有国家规划的百泉、禹州等专业中药材市场,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这两个市场已成为北方地区的中药材集散地,特别是近年来,一些有头脑、懂经营的中药材经纪人常年奔波于这两个市场之间,培养了一批中药材经营者,项目建设距这两个市场相距较近,且交通便利,为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销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一、市场分析
在21世纪生命科学长足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以天然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医学和中药产业大放异彩,日益得到包括欧美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认可。中医药是我国最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传统产业,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国际贸易额与日俱增,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目前,我国中药企业已发展到1231家,中成药已发展到35大类、43种剂型,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50多万吨。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已成为我国民族医药行业应对入世后国际医药市场挑战的重大举措。规模巨大的中医药生产量必然对中药材种植市场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我国是世界上天然药物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国家,但中药材和中成药所占世界草药市场的比例仅占3%~5%。我国国内中药产值仅占药品总产值的1.5%,低于世界天然植物制成药品占药品市场30%的水平。随着我国药材种植标准化的实施和普及以及药品质量的提高,我国中药出口市场的巨大潜力将逐步地显现出来。
1、国际中药材市场发展态势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化学药品的开发费用昂贵、周期长、毒副作用大,人们把药品开发转向天然药物。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的开发日益重视。目前,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定了草药法规,120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在需求的带动下,世界草药市场逐年放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60多亿人口中,约有80%的人口使用天然药物。世界天然药物市场已达400亿美元,由天然物质制成的药品已占全球药品市场的30%,药用植物及其制品(包括保健品、化妆片、香料等)成交额达800亿美元以上。
世界草药市场年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欧洲市场天然药物的使用比美国普及,市场规模大约在65~70亿美元,其中德国的市场比较成熟,约占欧洲的40%以上;亚洲是使用草药历史最悠久的地区,该地区的市场规模约为45亿美元。
全球对原料草药提取物的需求每年增长13%,而联合国估计的数字更高,年增长率在10%~20%之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医药市场,美国的草药、植物药市场每年也有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西方国家无疑是这些产品的现实和潜在消费者。世界药用植物供应商主要来自印度、巴西和中国。大多数需求是从全世界每年50万吨甘草野生药用植物原料中得到满足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疾病谱所发生的变化,中医药的简、便、廉、验,以及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某些慢性病、疑难病、老年病方面所具有的独到之处,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中药列入药物管理,制定了重要管理法规。目前,全球已有124个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尤其在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澳大利亚已取得了合法地位,连限制最严的美国和欧洲也逐步放开了对中医药的限制,为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新的可喜的前景。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中药、民族药的发展,也深刻说明中药、民族药现代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迫切需要我们大力研究开发出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符合国际标准认可的现代中药,以更好地进入国际医药市场。并通过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与医疗模式的变化,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事业的健康发展。
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中药饮片、中药出口已遍及全球一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21世纪以来,中药出口年均增长10.2%,2005年出口额达到8.3亿美元,增长14.48%;2006年上半年,出口额达到5.07美元,增长27.05%,全年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仅美国每年进口中国药材就达1200万公斤。此外,东南亚是我国华侨分布最广的区域,在国际中药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仅华裔市场每年中药销售就有100亿美元的市场份额。这说明,中医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步伐在加快,中医药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目前,“中草药热”热遍全球,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我国进口中草药、植物提取物,数量逐年增长,价格不断攀升,同时许多国家还聘请我国中医药专家和药材种植专家出国工作,从而提高了我国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威望和地位。
随着我国对重要产业管理的加强和医药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更多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药、特药和中成药将会逐步问世,伴随着医药品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广泛和深入,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医药必将融入国际主流社会,成为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的国际贸易将大幅度提高,为维护和增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2、国内中医药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全球“回归自然”浪潮的涌起,以及人们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的认识,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应用传统药物的热潮。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天然、绿色、滋补保健类药材的需求得以快速增长,特别是药食两用的药材用量增速较快,年销量达到万吨以上的品种屡见不鲜。中药材是集治病、防病、保健于一身的特殊商品,一些贵重药材如冬虫夏草、天麻、三七、人参、西洋参等品种的销量也大幅度地增长,还有不少的药材也因成药创新、提取物量增加、美容化妆品开发、食品饮料使用、色素染料需求、化工生产、饮料养殖业添加等等用途的拓展而需量大增。
我国是中医药发源地,是全球最发达的天然药物市场,是世界上天然药物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国家。我国中医药有着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中成药、中药饮片的使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增加,中草药多来源于植物而且不少是药食同源的天然特性,在“回归自然”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草药呈现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活力,已成为世界瞩目和重要的市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调度重视中草药事业,使中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国药品和保健品中1/2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产品,以中药做强做大的企业不胜枚举,如北京同仁堂、天士力药业、金陵制药、宛西制药等。中药新产品不断涌现,使中药产业在医药工业中的比值增长迅速,中药产品的市场份额逐年增长,中药工业也正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有关行业部门调查,2005年全国1231家中成药企业,中成药产品销售收入达75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17%,增长率上年同期水平;全国400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2.12亿元,同比增长23.92%,与中成药类似,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中药出口额在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7.6%。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制定了中草药法规,世界中草药市场的销售额正以年均10%~20%的速度增长,我国中药的出口面,已覆盖六大洲的159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出口额排在前面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进口中药量在逐年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为植物提取物。中药出口的增长一方面体现在量的扩大,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价格的提高。例如,药用植物提取物出口由于品种的调整与出口品质的提高,出口价格攀升,平均每吨售价达16500美元以上,同比上升33%以上。
目前,我国中成药的年销售额大致近800亿元,占医药制造业的21.61%。未来中国医药OTC药物的增长速度将超过处方药市场,而中药是OTC药物市场的主要品种,中药的发展方向主要在于保健预防和疑难杂症的保守治疗上,对那些现有化学药和生物药有明显治疗效果的疾病领域,中药由于见效慢而缺乏竞争能力。但在没有有效化学药和生物药用为治疗手段的疾病领域,中药有着广泛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我国中药历史悠久,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消费者而言,人们对中成药的认同程度更高,理解能力更强。据调查,有90%的城市居民自行购买中成药。随着保健意识和病前预防意识的深入人心,中药良好的保健功能更具有化学药所不可替代的优势,我国将成为中成药最大的潜在市场。
社会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健康更加渴求。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天然药物,对天然药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竞相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国际市场更加激烈,这既给中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因此,中药产业将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促进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已将研究中药产业强势化发展战略的课题列入“十一五”规划,中药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必将引领我国中药材种植业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中药种植业市场前景广阔。
中药材生产,既是保证中药临床配方的需要,又是生产中成药及外贸出口创汇的重要的农副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完善,全国中药材流通加快,中成药生产日趋扩大,并向高效、速度、长效、质优,无毒副作用,即简便价廉,又便于随身携带的方向迅速发展。
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增强,世界范围内掀起回归大自然、向健康投资的热潮,天然药物的优势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认可,重视传统医药已成为重要的趋势,中药正向世界范围扩展,中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药材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目前,我国人口已达13亿,且每年以1400~1600万人的速度增长,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600~800万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竞争的压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将促使社会对医药的需求持续稳定增长。中药、中成药、中药材以及天然草药制成的保健、美容、洗化等用品和食品,将越来越成为人们消费的主题。为此,“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对中药行业的研究探索,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中药材饮品的具体政策,制定和完善重要标准和规范;加快发展作用机理明确、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重要特色和优势的中药复方药物。将根据自然条件,遵循“道地药材”的原则,加快道地药材优良品种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及繁育,以及濒危稀缺中药材的人工种植繁育;实施中药饮品加工的GMP认证,以现代科技方法和制药手段发展天然药物并实现产业化,使之尽快进入国际药品市场。预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中药材市场的发展将呈现如下特点:
1、补益保健类药材需求将持续增长;
2、药食兼用类药材需求趋增;
3、野生动植物类药材将货俏价扬;
4、冷僻品种仍将紧缺断档;
5、常用大宗药材有升有降;
6、中药材出口呈上升趋势;
7、家种药材仍占药市主导地位。
3、河南省中药材供求状况
河南省是传统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野生资源和种植面积都处于全国前列,具有发展中医药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与地理环境,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悠久的种植历史、蓬勃的发展势头、优良的药材品质奠定了河南省中药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河南省农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有力保证。
河南省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储藏问题均处于前列。河南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南北气候地理分界线从偏南部穿过。这里山脉河流相间,盆地平原相连,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众多中药材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南北、东西药用植物均能在这里生长、种植。现已查明:河南省共有中药资源2302种,10隶属个门,324科。其中药用植物203科,1963种;药用动物121科,270种;药物矿物44种;其他种类25种。全省药材总储量8604万吨。目前,已开发利用的中药资源150种,占药用资源的6.5%;加工利用药材资源品种115种,占中药资源品种的5%;总储藏量86363万公斤,植物类64206万公斤,动物类4274万公斤,矿物及其它类17881万公斤。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河南省目前已拥有河南中医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栽培专业、南阳农校中药材种植专业、河南医学科学研究所等多家教育、科研、医疗机构,中医药的研究开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全省拥有374家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的制药企业和车间到目前已达到了42个。2006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15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利税2007年上半年已实现1.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5%。目前,我省已建成大型中药材生产基地六个:沁阳“怀药”基地、封丘金银花基地、洛阳牡丹基发、卢氏丹参基地、开封菊花基地、西峡山茱萸基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已初见成效,为药材产业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实施中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创造了极大的市场空间。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中药材流行性成分,在中成药、保健品、化妆品领域打造名牌产品,为中药材应用开辟更广阔的市场,是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药品方面,利用喜树碱及CPT类似物开发抗瘤新药。在食品、保健品方面,沁阳市鑫龙怀参有限公司与省中医学院联合研制的地黄脯、山药脯获国家专利,年加工成品生地脯200万kg、山药脯50万吨。沁阳市港龙怀参宝实业公司与兰州大学联合研制了地黄饮片、药酒等产品,与省农科院、农学会、食品协会联合研制了怀药多级系列保健品,年产怀药饮料200万kg、怀药多级系列保健品100万掩。鑫龙与港龙在怀药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中成为龙头企业。在开发中药材应用新领域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外,全省各地还通过开发观光农业等特色项目,吸引国内外游人将视角对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这些都为中药材展示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同时,河南省还在药材种植面积大、产品交易集中的乡镇农贸市场又建立了多个产地药材交易区,完善了市场功能,为种药农户与客商提供药材交易场所,促进产品营销。其中,河南禹州中药交易市场是全国17家标准化、规范化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拥有药商320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上市品种2600种,年成交额3亿元。通过这些市场长期的药材交易,逐渐产生了以经营类别或区域性质划分的药行帮、药棚帮、甘草帮、党参帮、江西帮、山西帮、陕西帮、祁州帮、商城帮、亳州帮、金陵帮等8个帮会组织,大小药行达2000余家,上市品种达2600,拥有药工5000多人,成为闻名的“药都”。河南省中药材市场建设富有效性,为实现道地中药材的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4、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形势
本项目拟选种植中药材的代表品种牡丹、柴胡、板蓝根、丹参、广东紫珠,其他拟选品种还有生地、油茶等 。
二、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家对中药发展的重视,中医药将全面走向世界。目前,我国中成药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年销售额已从1980年近10亿元增加到现在的400多亿元(约合50亿美元),天然植物药品是目前国际市场的热点,年增长率超过10%,到2010年,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的贸易将突破2000亿美元,中药市场需求量大。我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群体。
本项目产品均属于中成药制品中用量较大品种,其发展空间十分巨大。近十年来,各中药材价格稳中有升。据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中医药被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地道中药材的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上述产品作为用量大且野生药材产量下降的大宗药材品种,其增长幅度将会高于平均水平,只要严格按照GAP标准生产出绿色、无公害、质量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是广阔的。
三、社会需求
XX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山高坡陡,海拔高差悬殊,地形结构复杂,交通落后闭塞,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农民收入很低,经济非常贫困,“三农”问题特别突出。自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天然林禁伐后,支柱产业消失,财政收入陷入困境。为了培育支柱产业,县人民政府根据县情,决心发挥中药材产业在XX县农业结构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进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县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四、生态改善
本项目中药材种植为2~3年一茬,较一般农作物周期长,因而耕作次数减少降低水土流失。采用GAP标准生产技术,化肥用量少,农药用量少且为低毒易分解低残留品种,能有效避免土壤、水体、空气污染,故该项目对实施地XX湖流域的生态保护有积极作用。
五、经济发展
项目建成后与种植玉米比较,项目区农民平均每亩地可增收3000元;基地建设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发展、繁荣与稳定;对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
1、建设的指导思想
(1)根据市场需要,按照集约化、企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经营模式,定向建设基地。
(2)加工厂要以现有条件为出发点,注意节约,因地制宜。
(3)生产工艺的制定,不仅要注意先进性和实用性,并且还要同时企业考虑将来的发展,要求在功能和总平面布置上力求简捷流畅。
(4)扶持龙头企业,创造名牌产品,把中药材产业建设成为有数量、有质量、有效益的新型产业。
(5)将项目建设与增加农民收人紧密结合。
(6)将项目与示范推广,并辐射、带动南阳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7)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之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潜力。
2、建设原则
(1)基地建设原则:
1)基地要建设在立地条件好,适宜中药材生长的林下阴湿处。
2)尽量集中连片建设,便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与管理。
3)基地要建在无公害的立地环境中。
4)交通、供电、供水条件良好。
(2)饮片加工厂建设原则:
1)设计中要广泛采用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工艺技术。
2)按照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国家执行标准进行设计。
3)主要设备的选型以围绕质量目标和经济目标进行的原则。
4)坚持“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
5)环保、消防、安全卫生设施,要贯彻“三同时”原则。
(3)中药材种植及培育技术方案
1)大田种植技术方案
在GAP标准的指导下,遵循中药材品种的道地概念,结合药材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药农种植技术水平等,认真选择基地的适宜区域。并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的原则,从土壤肥力、水利条件、地块位置、中药材种植经验和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选择。计划在药用植物立体生态种植基地建设30000亩的药材(其中:北柴胡10000亩,鱼腥草5000亩,其他15000亩),并带动XX流域沿岸的香花、马蹬建立1200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及周边县市大量种植。主要种植品种北柴胡、鱼腥草、板蓝根、银杏、生地、丹参、紫珠、七月一枝花、益母草、半夏等品种。
2)、项目建设采用的标准
药用植物种植基地以种植操作规程(SOP)和产品(GAP)质量标准进行建设;中药材加工保鲜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进行。
3)、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药用植物种植基地采用国家设立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以XX县XX中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负责项目的规划和组织实施;以中国中医药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开展北柴胡、鱼腥草、板蓝根、银杏、生地、丹参、紫珠、七月一枝花、益母草、半夏等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基地技术管理方案
3、建设规模
(1)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42000亩。计划在药用植物立体生态种植基地建设30000亩的药材(其中:北柴胡10000亩,鱼腥草5000亩,其他15000亩),并带动XX流域沿岸的香花、马蹬建立1200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及周边县市大量种植。主要种植品种北柴胡、鱼腥草、板蓝根、油茶、生地、丹参、紫珠、七月一枝花、益母草、半夏等品种。
(2)扩建加工中药材饮片的初级加工厂1座,厂址选择在XX县产业集聚区九厚香工业园,占地面积100亩。
二、项目规划、布局
1、种植基地布局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规模42000亩,布局于南阳市XX县范围内。计划在药用植物立体生态种植基地太子山水产渔牧场区域建设30000亩的药材(其中:北柴胡10000亩,鱼腥草5000亩,其他15000亩),并带动XX流域沿岸的香花、马蹬建立1200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及周边县市大量种植。其中香花镇7000亩,马蹬镇5000亩,主要分布在沿库区、土地连片和水源条件好的村庄,主要种植品种北柴胡、鱼腥草、板蓝根、油茶、生地、丹参、紫珠、七月一枝花、益母草、半夏等品种。
2、种植基地营建工程内容及技术方案
1、建设期限
种植基地建设年限为1年。
2、种子及种苗需求量
种植基地种子需求量详见下表: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种子需求量表 表5—2
项目名称 | 种植(经营)面积(亩) | 单位需种量
(公斤/亩) |
合计种子需求量(公斤) |
北柴胡 | 14000 | 1.50 | 21000 |
鱼腥草 | 5000 | 2.00 | 10000 |
板蓝根 | 3000 | 2.00 | 6000 |
生地 | 3000 | 1.50 | 4500 |
紫竹 | 3000 | 150.00 | 450000 |
益母草 | 8000 | 1.50 | 12000 |
丹参 | 6000 | 170.00 | 1020000 |
3、种苗组织和供应
建设所用种子及种苗由公司无偿提供给农户。种苗为公司自有苗圃基地繁育提供。
4、种植、栽培技术方案
1)柴胡种植技术
(1)概述
药名:柴胡
别名:茈胡、地薰《神农本草经》、山菜、茹草《吴普本草》,柴草《品汇精要》。
性味:苦,微寒,
功能:疏散退热,升阳舒肝。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煎服,3~9g
生态环境:生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
资源分布:原产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各地。朝鲜、日本、苏联也有分布。
药材基源:该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
采收储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2)繁殖方法
a、栽培要点
柴胡原野生,近几年来由于采挖造成药源不足,故将野生家植。选择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选择黏土和易积水的地段种植。如果是在开垦的荒地播种时,应清除田间的石块。树枝等。播前施足基肥,每公顷施圈肥22500千克左右,过磷酸钙75千克,均匀撒入翻耕25~30厘米,而后仔细耙平,作畔宽100-130厘米的平畦或30厘米宽的高垄备播种。
b、用种子繁殖,可直接或育苗后移栽。大面积生产多用直播,种子发芽率约50%左右,温度在20℃左右,有足够的湿度,播种后7天即可出苗,如果温度低于20℃,则需要10几天才能出苗。
①直播:
于冬季结冻前或春季播种。春播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前应将地先浇透水,待水渗下,坡地稍平时按行距17-20厘米条播。沟深1.8厘米,均匀撒入种子,覆土0.7~1厘米,每公顷用种子22.5千克左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10~12天出苗。
②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选阳畦,在3~4月播种,条播或均匀撒播。条播行距10厘米,划小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严。稍镇压一下,用喷壶酒水,或者先向阳畦的床上灌水,待水渗下后再行播种。均匀撤完种子后,再用竹筛筛上一层细土覆盖畦面,播种畦上加盖塑料薄膜或盖上一层草帘,有利于保温保湿,可加速种子发芽出苗。待苗高7厘米时即可挖取带土块秧苗定植到大田去,行距17~20厘米,株距7~10厘米,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定植苗生出新叶,叶片开始扩展的时候,轻轻松土一次。做好保墒保苗工作是高产的关键。
(3)田间管理
柴胡幼苗期怕强光直射,可以和玉米、芝麻、大豆、小麦作物套种。春天或秋天,把柴胡种子撒在小麦行间或田硬上,稍加覆土,小麦收后再种玉米,秋天玉米收后,快放倒秆子,使柴胡充分生长,第二年再种上矮科植物。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要经常锄草松土。直接在苗高3厘米时间上过密的苗。苗高7厘米时结合松土除草,按7~10厘米株距定苗。苗长到17厘米高时,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225千克,尿素75千克。在松土除草或追肥时,注意勿碰伤茎秆,以免影响产量。第一年新播的柴胡茎秆比较细弱,在雨季到来之前应中耕培土,以防止倒伏。无论直播或育苗定植的幼苗,生长第一年只生长基生叶,很少抽薹开花。第二年田间管理时,7~9月花期除留种外,植株及时打蕾。目前,野生的柴胡不易收到种子。在人工栽培的场地最好留有采种圃,注意繁殖收获种子,以利扩大种植面积。
(4)病虫害防治
a、锈病
是真菌引起的,危害叶片,病叶背略呈隆起,后期破裂散出橙黄色的孢子。
防治方法:
采收后清园烧毁,发病初期喷50%二硝散200倍液或敌锈钢400倍液,10天打1次,连续2~3次。
b、根腐病
主要危害柴胡的根部,腐烂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打扫田间卫生,燃烧病株,高畦种植,注意排水。土壤消毒,拔除病株,用石灰穴位消毒。
c、斑枯病
雨季发生,用1:1:100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d、黄凤蝶
属鳞翅目凤蝶科,在6~9月份发生危害。幼虫危害叶。花蕾,吃成缺刻或仅剩花梗。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每隔5~7天喷1次,连续2~3次。用青虫菌(每克含孢子100亿)300倍液喷雾效果也很好。
e、赤条棒蟓
属半翅目刺肩椿科,6~8月发生危害。成虫和若虫吸取汁液,使植株生长不良。
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杀。
(5)采收加工
播种后生长2年即可采挖。秋季植株开始枯萎时,春季新梢未长出前采收。采挖后除去残茎,抖去泥土,晒干或切断后再晒干,每公顷产1800~2700千克。长江以南柴胡秆也入药,每年8~9月采收地上部分,晒干药用。
a、柴胡:将原药除去杂质、残茎及须根,洗净,润透,切成约4毫米厚片,干燥,筛去灰屑。
b、醋柴胡:取柴胡片加米醋拌匀,吸尽,闷润,用文火炒干。每100公斤柴胡片,用米醋20公斤。
c、鳖血柴胡:先将鳖血与黄酒混和,滤过,再与柴胡片拌匀,吸尽,闷润,晒干或低温烘干。每10公斤柴胡,用整血1.25公斤、黄酒1.25公斤。
2)、鱼腥草种植技术
(1)概述
药名:鱼腥草
别名:折耳根、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朱皮拱。
性味:性微寒,味苦。
归经:归肺经、膀胱、大肠经。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用法与用量:药食两用。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药材基源: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生态环境:生长于沟边、溪边及潮湿的疏林下,喜温暖潮湿环境,忌干旱。耐寒,怕强光,在-15℃可越冬。土壤以肥沃的砂质壤土及腐殖质壤土生长最好,不宜于粘土和碱性土壤栽培。
资源分布: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
(2)栽培技术
种子发芽率不高,发芽适宜17-25℃变温,发芽率为20%左右。根茎繁殖:春季将老苗上的根茎挖出,选白色而粗壮的根茎剪成10-12cm小段,每段带2个芽,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栽植,繁殖,覆土3-4cm,稍稍镇压后浇水,1星期后可生出新芽。分株繁殖:4月下旬挖掘母株,分成几小株,按上法栽种。
(3)田间管理
栽种后注意浇水,需保持土壤潮湿,出苗后,要勤除杂草,地上部封垄以后,可以不进行锄草,以免锄伤根苗。
(4)采收和储藏
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
5、培育技术方案
(1)中药材培育作用
基地的一项主要任务是负责国内外优良中药材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新品种选育,从国内外引进优良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评价,经品比、多点区域试验后,筛选出的品种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培育中心同时负责新品种展示推广,每年可展示新品种10~20个,通过展示加大优良品种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该任务由培育中心负责,其建设充分发挥该地区资源、交通、环境、人才、经济等优势,从国内外有目的地引进、收集中药材最新优良品种,通过试种、筛选、改良、扩繁和推广应用,加快品种升级改造进程,提升中药材种植技术水平。通过项目建设实施进一步促进中药材产业化的稳步发展,提高当地中药材的综合实力。
(2)中药材培育技术
1)引进种子、种苗
a、种子、种苗适应性早期生理鉴定
通过对引进品种的酶活性、呼吸速率的测定、细胞膜、线粒体、DNA鉴定,进行种子、苗木适应性鉴定,淘汰不适宜品种,减少引种工作量,缩短引种时间。
b、新品种适应性早期形态鉴定
通过对引进新品种的生长势、生长量、抗逆性、抗病性、药用价值的观测,制定标准,进行新品种适应性鉴定,淘汰不适宜品种,减少引种工作量,缩短引种时间。
c、各种引进品种配套栽培技术
建设控温控湿温室2400m2,采用如节水灌溉技术、高效栽培技术、速生快育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生长调节剂应用等系列栽培技术的应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降低生产成本。
d、引进新品种初、复选标准
通过比较引种地与引进地之间的生产情况,制定选苗标准,保证引种成功。
e、组培创新技术
通过利用培养容器内CO2施用技术、无粮培养基应用技术、试管种苗的低温贮藏技术、LED(发光二极管)光源的应用技术等,生产低成本、优质产品。
f、种苗扩繁技术及规范的繁育程序
对不同品种,选用根插、嫁接、分株、种子繁育及组培等不同的繁殖技术,规范繁育程序,加快繁殖速度,尽快推广种植。
2)试种
试种是根据各项指标和研究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自身条件和气候、土壤等产地条件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小规模的试验性种植,观察新品种引进后的生长情况及适应性,再进行初步筛选的过程。考虑到不同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不能盲目地引进大量的种类和数量。本项目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初步确定了一批在我国北方地区有可能引种成功的种类,然后分批、小规模的引进,每一种(品种)不超过2000株,先进行试种,在栽培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对那些适应北方条件,并正常生长的种类予以保留,以进一步观察、扩繁,并在需要时再次引进。那些不适应北方条件,生长势弱,抗性弱,易感染病虫害,甚至不能够正常生长的品种及种类,则予以淘汰。
3)观察(复选)
对那些试种后生长发育良好的种类,进一步观察其生长发育规律,特别是产量、品质、形状等生态适应性、抗逆性,制定科学的新品种复选标准,研究其繁殖和栽培技术,为区域化实验和推广应用打下基础。
4)区域化实验
针对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的特点,在自然条件有代表性的地区,将经过初选和复选后,性状稳定的种类、品种,进行区域化实验,以推广应用。
5)扩繁生产
对经过复选的有价值的种类,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吸收借鉴国内外的繁殖技术,将其本地化。新品种生产采用商品化的专用基质、肥料、药剂、容器等栽培材料,但依靠引进这些原材料进行扩繁生产是不现实的,可因地制宜、通过实验,寻找代用品或购买原材料自己调配或安装。
6)推广应用
3、中药材培育种植技术路线
6、中药材挑选分级工艺
对于某地内采摘的中药材进行挑选分级的初级加工,本项目选择国内外较为先进的生产工艺,流水作业的生产加工线。
采收和储藏: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洗净,阴干用或鲜用。
原料 挑选 整理 清洗 晾晒 分级 整理 包装 成品 仓库贮存
7、中药材种植带动推广
在项目区XX流域周边地区,发展30000亩的立体模式种植基地和以农户为基础的“小规模、大群体”的1200万亩中药材生产田,由XX公司与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共同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在生产组织上,采用补助种苗费,进行必要的灌排设施的配套完善,由政府委托村级组织与农户签订经济合同,落实经济组织为农户提供的技术设备、设施和技术服务指导的义务,落实农户生产中药材的任务,实现生产运行的组织管理和经济管理。
中药材种植严格按照国家中药材GAP规范进行建设。实施中药材GAP目的是规范中药材生产全过程,从源头上控制中药原料,确保中成药及保健药品的质量,并和国际接轨,以达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推广区建立之后,要认真对栽培品种的种子、种苗进行筛选,确保种子、种苗质量,同时要遵照GAP指导原则,在栽培种植、田间管理、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面实施SOP规范化操作,适时、合理、科学地采收加工、确保生产出标准化、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中药材,为生产企业和市场提供优质药源。
中药材从种植到收获是一个长期过程,生长期间与多变的外界环境存在着复杂的矛盾。中药材种植还经常出现产量与品质的矛盾,本项目综合运用可能的耕作管理措施,改变种植环境,使中药材生长发育与环境变化相适应。中药材推广种植由基地服务中心统一供应种子、种苗,统一供应化肥、农药,统一田间管理技术,统一质量收购,以使公司和农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8、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
中药材技术服务中心的建立,主要任务为进行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负责种植基地的选择、环境质量的监测、产品质量分析评价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日常检验工作等。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公司建立技术服务中心,重点区建立技术服务站,村建服务点,严格对中药材的生产环境、施肥、病虫害防治、加工等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监测。全县计划配置监测点5个,按《全国耕地土壤监测管理办法》执行。分夏、秋两季取土化验。建立数据库,报告地力变化状况及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施肥意见。
(1)、中药材种植基地环境质量的监测量与评价
基地的空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营养成分、灌溉用水、加工用水对中药材的生长情况、药材的产量、质量、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对基地环境质量的监测十分必要。环境质量必须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19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水质质量符合GB5084-1992要求
(2)、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的推广
为了达到中药材质量“真实、安全、稳定、可控”的目的而对中药材生产及全过程而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在中药材基地建设中,规范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势在必行,推广的内容包括种子的选择、种植时期、种植方式、管理技术、采收与加工等内容。
(3)、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推广
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离不开药剂防治。但在中药材生产中常因农药选择消退而造成重金属污染或农药残留超标的现象。根据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制定的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防治的推广对于保证中药材无公害有着重要的意义。
(4)、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壤营养成份的测定
中药材的均衡施肥是建立在中药材对N、P、K、微量元素的利用及土壤的营养成分含量的基础上,因此只有对土壤的营养状况而进行合理的配肥及施肥,它对于提高中药材产量及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克服因大量使用化肥而产生的土壤及水质的污染,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5)、中药材种植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根据气候、降水等因素与病虫害发生的相关性,对病虫害的发生对危害及时为种植户预测预报,为病虫害的防治作准备。
3、产品方案
种植基地产品为北柴胡10000亩,鱼腥草5000亩,其他15000亩,并带动XX流域沿岸的香花、马蹬建立1200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其他乡镇及周边县市大量种植。主要种植品种北柴胡、鱼腥草、板蓝根、油茶、生地、丹参、紫珠、七月一枝花、益母草、半夏等品种。产品流向为:种植基地—原料收购—饮片加工厂。
产品产量预测:据各药材生长规律和栽种试验的结果表明,北柴胡达产年份产量为150公斤/亩(干);鱼腥草为2年产药材,达产年份产量为480公斤/亩(干);板蓝根为2年产药材,达产年份产量为220公斤/亩(干);生地为1年产药材,达产年份产量为450公斤/亩(干);紫竹为3年产药材,达产年份产量为400公斤/亩(干);益母草为1年产药材,达产年份产量为400公斤/亩(干);丹参为1年产药材,达产年份产量为2000公斤/亩(鲜)。
产品方案表 表5—3
产品名称 | 种植面积(亩) | 亩产指标
(公斤/亩) |
达产年份产品总产量(吨) | 加工饮片产品产量(吨) |
北柴胡 | 14000 | 150 | 2100 | 1995 |
鱼腥草 | 5000 | 480 | 2400 | 2280 |
板蓝根 | 3000 | 220 | 660 | 627 |
生地 | 3000 | 450 | 1350 | 1282.5 |
紫竹 | 3000 | 400 | 1200 | 1140 |
益母草 | 8000 | 400 | 3200 | 3040 |
丹参 | 6000 | 2000 | 12000 | 10800 |
基地所产产品由公司统一收购,公司与农户签订最低收购保护价。
3、饮片加工厂建设方案
(1)厂址选择及布置原则
项目饮片加工厂厂址选设在XX县产业集聚区九厚香工业园(厚坡镇裴岗移民大道),占地100亩,交通条件好,水、电供应方便,排污方便,地质条件好,主要原材料、辅料、燃料运输进出方便。企业今后对外经营及外部协作条件较好,远期生产线扩建有余地,适宜建厂。
厂区布置原则:符合工艺流程,力求使生产作业线短捷、顺畅。符合安全、卫生、防火、防爆及环保等设计规范的要求。满足施工、生产、检修、运输及生产管理的要求。布置尽量紧凑,以减少占地面积。(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2)建设内容
饮片加工厂主要建设内容为:生产厂房、仓库、办公楼、停车场、绿化及供配电、给排水、道路、消防、绿化等公用及辅助工程,配套建设相应的质检、分析设施等。
饮片加工厂用地技术指标见下表:
饮片加工厂用地及建、构筑物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5—4
序号 | 指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规划总用地面积 | 亩 | 100 | |
2 | 建筑用地 | 平方米 | 53800 | |
3 | 总建筑面积 | 平方米 | 71300 | |
4 | 停车场 | 平方米 | 653 | 含回车场 |
5 | 容积率 | 0.53 | ||
6 | 绿化率 | % | 14 | |
7 | 建筑密度 | % | 48 | |
8 | 土石方 | 立方米 | 20000 | |
9 | 道路 | 平方米 | 2500 | 宽6米 |
10 | 厂房 | 平方米 | 3000 | 排架结构1层 |
11 | 办公楼 | 平方米 | 1000 | 框架结构4层 |
12 | 仓库 | 平方米 | 2000 | 排架结构1层 |
13 | 食堂 | 平方米 | 800 | 框架结构1层 |
14 | 配电房 | 平方米 | 100 | 砖混结构1层 |
15 | 水泵房 | 平方米 | 50 | 砖混结构1层 |
16 | 值班室 | 平方米 | 30 | 砖混结构1层 |
17 | 室外公厕 | 平方米 | 150 | 砖混结构1层 |
18 | 晒场 | 平方米 | 2000 | |
19 | 蓄水池 | 立方米 | 200 | 钢筋砼 |
(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中药材饮片按《中国药典》和《云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组织生产,按GAP要求,规范白术、秦艽、当归、桔梗、木香等中药材的生产、加工过程,进一步改善基地生产环境,提高药材的种植加工水平,生产出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来满足市场需求。
中药材饮片生产工艺流程
①给水工程
供水由城市自来水管引进,至厂区的东面200立方蓄水池,形成二次供水,该水池也用于消防水池。厂区供水管网采用生活、生产、消防三合一系统,新建车间内部管网环状布置,保证各用水点流量和水压稳定。厂区室内、外设地上式消火栓。
②排水工程
生产用水主要是原料清洗和车间卫生用水,排水采用沟排方式。新建厂房、办公楼周围建排水沟,并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
③消防工程
在厂区东面的200立方水池为生产、生活、消防共用。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在同一时间内的火灾次数按两次考虑,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三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室外消火栓一次灭火用水量为35升/秒,两消火栓之间距离不小于50米。
车间内均设室内消火栓,两消火栓之间距离不小于36米,室内消防水量为10升/秒。
①电气负荷计算
本生产线车间用电负荷为三级,电气负荷计算采用需要系数法。设备总装容量为500kw。
有功功率:365千瓦。
无功功率:321千瓦。
视在功率:486KVA。
由计算结果可知,本项目装机容量为500KW,计算负荷为486kVA。故应选用1台500kVA的变压器可满足全厂供电要求。
②供电回路及电压等级
本项目所需电源由附近地区经过的10KV电源线接至厂区配电室。
③供配电系统
⑴电压等级
供电电压10KV,配电电压380V/220V。
⑵配电系统
高压部分设置一高压开关。
低压部分采用TN-C-S系统,配电采用配电室开关柜和建筑单体配电箱两级配电,配电方式以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
厂区室外配电干线采用穿钢管埋地敷设外,其余为架空安装。室外架空高压线路与地面的距离应大于6.5米;架空低压线路与地面的距离应大于6米。室内配线采用铜芯导线穿PVC电线管敷设。
⑶控制系统:
用电设备均采用就地控制。
④设备水平
电力变压器选用S9型节能变压器,低压配电屏采用GGD开关柜。各设备均在室内设置。各车间电气设备全部采用防尘防爆型。
⑤照明:
⑴照明电源、电压
照明电源由各建筑配电箱配电并控制,照明电压220V,配电方式采用混合式。
⑵照明光源
所有房间采用节能灯照明,道路采用高压钠灯照明,厂区采用庭院灯和草坪灯照明。灯具的选择应与环境相协调,室内可采用吸顶灯或管吊灯,所有灯具选用三防型,车间内采用防爆灯。
⑥防雷与接地:
所有架空进出线处须设置避雷器。
本项目按三类防雷建筑设计,高度超过10米的须在屋面设置避雷带,利用建筑物立柱主筋做引下线,利用基础钢筋做接地体。接地保护采用TN-C-S系统,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所有设备联网接地,消除静电。
三、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1、建设标准
严格遵循我国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有关标准及规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认真贯彻“技术先进,符合国情,经济实用,着眼发展”的建设原则,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做到总局布置合理,操作方便,管理科学,调度灵活,生产安全。
2、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与投资
(1)种植示范基地工程建设内容与投资:种植基地工程总规模42000亩,公司每一个轮作年份统一组织提供种子及种苗发放给种植农户。具体种植种子及种苗投入量及金额相见下表:
种植基地轮作周期种子需求量及资金投入表 表5—5
项目名称 | 轮作
周期(年) |
种子需求量
(公斤) |
种子单价
(元/公斤) |
种子投入金额合计
(万元) |
北柴胡 | 1 | 21000 | 180.00 | 378.00 |
鱼腥草 | 2 | 10000 | 100.00 | 100.00 |
板蓝根 | 2 | 6000 | 120.00 | 72.00 |
生地 | 2 | 4500 | 150.00 | 67.50 |
紫竹 | 3 | 450000 | 3.50 | 157.50 |
益母草 | 2 | 12000 | 160.00 | 192.00 |
丹参 | 1 | 1020000 | 3.00 | 306.00 |
合计 | 1273.00 |
种植基地种植费用、管护费用及采收费用由农户自行解决,采收所得干药材由公司按保护价统一收购。
3、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及费用
根据生产技术要求,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分为如下两个部分。
(1)技术推广
引进各中药材品种丰产栽培技术及持续利用技术,提高并稳定人工栽培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
(2)示范和培训
对种植农户进行管护和采收技术培训,培训人数10500人次,时间每人累计不少于10小时。
(3)费用:技术推广和培训费用260.00万元。
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安排在1年内完成。2012年12—2013年元月为项目准备阶段,3月前完成可行性报告报批和作业设计等准备工作并具体落实种植基地地块;2013年3月—2013年6月完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42000亩种植工作,同时期内完成饮片加工厂的建设工作。具体计划进度下见表。
项目实施进度表 表5—6
序
号 |
进度(季度)
项目 |
2012年 | |||||
1 | 2 | 3 | 4 | 5 | 6 | ||
1 | 可研评审、项目设计 | ||||||
2 | 种植基地建设 | ||||||
3 | 加工厂土建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购置 | ||||||
4 |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 ||||||
5 | 正式投产 |
第六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组织及工作制度
项目承担单位为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连接农户与市场带动全面发展(公司+基地+农户)。
项目技术及物资的采购、产品的销售等服务全部由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其主要职责是:
1)编制、审核基地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并监督质量。
2)编制种植规程和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根据技术要求,实行现场培训,确保管理达到科学合理,从而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3)管理使用好项目资金。
4)负责提供优质种子及种苗。
本项目的领导制度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由总经理行使生产经营活动职权。
2、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管理机构详见管理机构图
3、劳动定员
项目劳动定员见表6—1
序号 | 部门 | 定员 | 备注 |
1 | 财务部 | 2 | |
2 | 销售部 | 5 | |
3 | 种植科(基地管理) | 6 | |
4 | 科研检验部 | 2 | |
5 | 生产车间 | 95 | |
合计 | 110 |
4、人员培训
本企业培训对象主要为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
通过业务讲座、短期培训班、聘请有关工业管理方面专家讲课或外出培训等方法,使领导干部的技术、经济管理更趋成熟,按市场经济模式管理企业。
招收的新工人首先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操作等基本训练,进行技术教育,必须采取持证上岗制度,生产工人要到相关厂家参观学习。
工程技术人员应有一定的技术素质,应送有关的科研院所培训,使之掌握该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技术素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项目运行管理
项目建成后,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
项目运营模式为: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具体为公司在轮作周期无偿提供优质种子及种苗给农户,同时承担培训、提供技术等费用,农户自行种植、管护、采收。农户与公司达成干药材收购协议,产品统一由公司进行收购,收购价实行最低保护价。公司通过对项目投入获得优质原料,并通过加工统一标准、品牌集约化销售获得效益。
严格按照财务管理的规定,实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单独建帐,不得挤占挪用、转移、截留。资金支付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坚持验收制度,凭单据报帐,同时接受上级和国家财政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部门审计。确保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
1、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农业项目经济评价实用手册》(第二版)。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
4、《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河南省计委、河南省建设厅豫计价格<2002>164号)。
5、豫建标[2003]668号文。
6、类似工程的概、预算及技术经济指标。
7、《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8、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5%计取。(财建[2002]394号文)
9、勘察设计费:按工程费用的2.5%计取。(计价格[2002]10号文)
10、工程监理费:按工程费用的1.8%计取。(豫建房发[1994]34号文)
11、工程质量监督费:含于“建设单位管理费”内一并计取。
12、报建及招、投标费用:按工程费用的1.0%计取。(计价格[2002]1980号文)
13、环境影响评价费:按计价格[2002]125号文执行计取。
14、可行性研究费:按工程费用的2.5‰计取。(豫价房发[2002]42号文)
15、基本预备费:按第一、二部分费用合计的5.0%计取。
二、项目投资估算
1、建设投资估算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投资估算是对市场需求,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及动力供应,建设条件,组织及劳动定员等因素充分分析研究后,在选择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建设投资估算内容包括种植基地营建工程、饮片加工厂建设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还包括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估算总值为3147.52万元。详见“附表1”
建设投资估算总值按构成分列如下:
1、建设工程费1916.33万元,占建设投资的60.88%;
2、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506.4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6.09%;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74.92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8.27%;
4、预备费149.88万元,占建设投资的4.76%。
详见下图
2、建设期利息估算
本项目的建设期为1年,建设期借款1800.00万元。根据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建设期借款利息估算为70.47万元。
3、流动资金
本项目的流动资金按扩大指标法计算,根据经营期第1年销售收入的12%估算,流动资金估算额为1615.50万元,其中流动资金的30%由建设单位自筹解决。其余70%流动资金申请向商业银行贷款,按5.85%利率计算利息。
4、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 = 建设投资 + 建设期利息 + 流动资金
= 3147.52 + 70.47 + 1615.50
= 4833.49(万元)
三、资金来源与筹措
(1)申请国家扶持资金40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8%。
(2)申请地区配套资金2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41%。
(3)申请县级配套资金20.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41%。
(4)银行长期贷款400.00万元,按现行银行贷款利率7.83%计算利息,占项目总投资的8.28%。
(5)民间贷款(实力企及个体)1400.00元。按现行银行贷款利率7.83%计算利息,占项目总投资的29%。
(6)企业自筹2592.4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3.6%。
第八章 财务评价
一、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由于各产品生长周期及轮作周期不同,本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1、柴胡饮片1995吨(经营期第1年至末年);2、鱼腥草饮片2280吨(经营期第2、4、6、8年);3、板蓝根饮片627吨(经营期第2、4、6、8年);4、地黄饮片1282.50吨(经营期第2、4、6、8年);5、紫竹饮片1140吨(经营期第3、6、9年);6、丹参饮片3040吨(经营期第2、4、6、8年);7、重楼饮片10800吨(经营期第1年至末年)。本项目按此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详见“附表3”。
二、实施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生产期按9年计算,计算期为10年。
三、各项取费标准
1、原材料及燃料、动力费用按项目区市场现行价格计取。
2、工资及福利费用:定员110人。(管理及技术人员15人,生产工人95人)工资按项目区平均工资标准1200元/月·人计取,福利费用按工资的14%计算。
3、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残值率为5%,年折旧额214.43万元(建、构筑物按30年折旧、机器设备按15年折旧)。
4、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按10年摊销,年摊销费为53.49万元。
5、维护费用按每年85.77万元计取。(折旧费的40%)
6、财务费用以生产经营期应计的借款利息加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之和计算。
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分别按照销售收入的2.0%和1.5%计取。
8、其他费用:是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用、折旧费、摊销费、维护费后的费用,为了简化计算,按工资及福利费用的150%计算。
四、分析结果
本项目年均总成本费用为16194.99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1505.11万元,可变成本为14689.88万元。年均经营成本为14817.62万元。
详见“附表6”。
本项目产品销售价格是根据财务评价的定价原则,并分析了近几年国内外的市场价格,预测到生产期初的价格。详见“附表3”。
五、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按国家规定计取。本项目缴纳产品增值税,税率为13%。城市维护建设税按增值税的5%计取,教育费附加按增值税的3%计取。本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值年均为2449.36万元。
六、利润总额及分配
本项目年均利润总额为1069.15万元,所得税按利润总额的33%计取。盈余公积金按税后利润的10%计取。
详见“附表9”。
七、财务分析
根据以上指标测算,主要经济指标如下:(按年均计算)
- 静态评价指标:
经营收入: ¥19713.50万元;
利润总额: ¥1069.15万元;
上缴税金: ¥2449.36万元;
借贷偿还期(详见附表7) 3.1年;
- 动态评价指标:得税后:(详见附表8)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46.58%
财务净现值(I=12%) ¥6572.19万元
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 3.3年
所得税前:(详见附表8)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54.11%
财务净现值(I=12%) ¥8204.80万元
投资回收期 3.0年
- 比例指标:投资利润率 22.12%
投资利税率 72.79%
偿贷比 1:0.52
八、资金偿还能力分析
项目借贷偿还资金来源为未分配利润、折旧、摊销三部分。项目借贷偿还期为3.1年,可以满足借款条件。
财务分析曲线详见下图
九、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BEP)
生产能力利用率(N)= 1505.11 ÷〔19713.50 – 2449.36 – 14689.88〕 = 58.47%
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只要达到设计能力的58.47%,企业就可保本。
2、敏感性分析
本项目分别选择建设投资、经营成本、销售收入三个较为敏感的因素,做提高10%和降低10%单因素变化对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影响的敏感性分析表。
表8.1 财务敏感性分析表
序号 | 项 目 | 基本方案 | 投资 | 销售收入 | 经营成本 | |||
-10% | +10% | -10% | +10% | -10% | +10% | |||
1 | 财务内部收益率% | 46.58 | 50.69 | 43.05 | 20.34 | 70.68 | 81.28 | 9.75 |
2 | 较基本方案增减% | 4.11 | -3.53 | -26.24 | 24.1 | 34.7 | -36.83 | |
3 | 投资回收期(年) | 3.3 | 3.1 | 3.5 | 5.7 | 2.7 | 2.5 | 8.6 |
敏感性临界分析:取定建设投资、经营成本、经营收入三个因素,然后令其在初始值的基础上按±10的变化幅度变动。分别计算出相应的净现值的变化情况,得出敏感性临界分析表(见下表)。
表8.2 敏感性临界分析表
变化幅度
项目 |
-10% | 0 | +10% | 平均+1% | 平均-1% |
1 建设投资 | 6853 | 6572 | 6291 | -0.4 | +0.4 |
2 销售收入 | 1463 | 6572 | 11681 | +7.8 | -7.8 |
3 经营成本 | 13542 | 6572 | -398 | -10.6 | +10.6 |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各个变量因素变化率相同的情况下,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超过12.86%、经营成本上升9.43%、建设投资增加233.88%时,是各敏感因素产生对项目不利影响的临界点。因此,要保证项目取得预期的财务效益,产品价格和运行成本是首要因素,同时,还必须控制建设投资。
通过敏感性分析,说明项目抗风险能力受产品售价和经营成本影响较大,受建设投资影响较小,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才能保证项目效益目标实现。
十、财务分析结论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6.58%,投资回收期为3.3年,投资利润率为22.12%,投资利税率为72.79%,超过行业基准水平。通过不确定性分析,本项目有一定的抗风险性能力,本项目投资方案合理,财务评价可行。
综上分析,本项目财务效益好,财务清偿能力较强,因此可以说项目经济合理,财务效益可行。但是通过不确定性分析可看出,产品价格降低或原材料价格提高时,会使项目效益大幅度下降,对项目效益影响较大,因此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注意防范风险
。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
一、环境影响
在项目施工作业阶段,如果某些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法不当,将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整地不当,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大面积纯种,容易引起某些病虫害发生;不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频繁的人为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加工厂的建设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等,具体如下。
1、整地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不同的整地方式,对地表破坏程度不同,因而水土流失情况也不一样。根据观测认为,全垦整地水土流失较块状整地严重。
2、施用化肥、农药对环境影响
基地,特别是药用植物在管抚中常施用一些化肥、农药。化肥、农药施用过多,往往造成土壤板结,结构改变,从而影响地下及地表的小环境;对土壤中虫类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会减少,严重时甚至对野生动植物的繁育生长都有危害。如:菌类不能生长,鸟类难于生存,生物多样性减少。
3、对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的影响
开垦种植,植被演替,改变了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当人工栽培植物形成后,地被物会逐渐增加,部分野生动物可能返回,但大多数动物可能会迁逃,销声匿迹。
4、加工厂对环境影响
饮片加工厂在生产工艺中有少量生产废水产生,同时卫生间会有一定量的生活污水排放;在生产中有一些噪音产生。
针对种植基地建设及饮片加工厂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后果,采取以下环境保护措施,并做出相应评价。
1、整地技术措施
整地时,首先应注意造林整地的方式。在台地和缓坡地带可以开带状块地,坡度较大的地段采用沿等高线开地,以减少水土流失。整地时如遇林地清理,对原有大树以及其它有价值的林木应予保留。全面整地只允许在15°以下缓坡进行;16-24°坡地需全面整地时,必须每隔100米距离保留3米宽的原生植被带;25°以上陡坡不能采用全面整地应按作业设计进行。不管何种整地方式,都要尽量保留不影响种植的原生植被。整地按此技术措施和作业设计进行,且本项目种植模式大都为“林下种植”的人工生态群落,因此对地表的破坏程度不大。
2、施肥(药)技术措施
本项目按药用植物要求种植中药材,对化肥、农药的施用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在生产中,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以及野生动植物繁育生长的影响极小。
3、加工厂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保护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B3096-96二级标准。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CBMM-93二类标准。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M36-79标准。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B8978·1996-级标准。
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I2348-9011类。
6)《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I629796二级标准。
(2)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
1)废水:加工厂废水主要为清洗原材料使用后的废水及生活污水,因此设计采用污水处理工艺:污水—预沉池—调节池—水解池—排放,经处理后的污水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C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CODcr:150mg/L,BOD5,300mg/L,SS:15Omg/L,pH(6-9)排入厂外。
2)废渣的处理
项目产生的废渣经处理可用作肥料。
3)噪声控制与治理
噪声主要是振动噪声和机械设备固有噪声,其治理方案是在设备上设置缓冲器,在设备基座与基础之间设橡胶隔振垫,在管道连接上设置橡胶减振补偿器,并选用低噪声设备;在建筑上采用隔音吸声设计和设置隔音间,使噪声降至噪声卫生标准和厂界噪声标准以下。
本项目将按国家环保法,本着“三废治理与建设工程三同时”的原则,对“三废”采取必要治理措施。
通过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本项目无论是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噪声环境,在建设和投产后,都不会对拟建厂址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从环保的角度评价,项目是可行的。
第十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生态经济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符合《南阳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实施行动规划》。项目依托南阳市XX县特有的地道药材种质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项目依托的技术成果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实用性,已具备产业化技术基础,项目建设地点是我国中药材传统栽培中心区,又是国家生态保护特别区域,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开发潜力大。项目以中药材人工繁殖及栽培为建设内容,以中药材人工繁殖及栽培示范为出发点和归宿,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和示范带动性。项目采用公司统一组织采购种苗、种子,按核定的种植农户、面积发放种苗、种子,下派技术指导人员,完成规模性、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并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使农户利益受原料市场影响降至最低,同时最大限度保证公司获得优质原料的运行机制,是对“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的深化。项目建设可切实调整农村种植和生产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使脱贫致富落到实处,成为项目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实施该项目符合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向。项目技术规范,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风险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增加农民收入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项目建设将有力提升南阳市天然植物药开发的技术水平,促进南阳市中药材资源的有效利用、转化增值,最终形成能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光、热、土地、人力及其它资源的特色产业,对河南省及南阳市地区中药材产业跨越式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必要性。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42000亩规范化种植基地覆盖约3000户山区农民(按户均4亩),每户山区农民每年通过种植、管护、采收平均可收入8000元,扣除土地及劳动力机会成本,山区每亩土地每年可增收1000元以上。
通过项目建设,恢复或增加了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群落,从而增加了涵养水分和保持水土的能力,生态效益明显,可大大推进XX湖东岸汇水区流域生态和水质的保护。
财务分析表明,项目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46.58%大于基准收益率12%,财务净现值6572.19万元大于零,投资回收期3.3年小于1/2项目计算期,贷款偿还期3.1年(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为22.12%,投资利税率为72.79%,超过行业基准水平,项目投资方案合理,财务分析可行。
经对本项目全面调查、分析和论证表明:项目经济可行、技术先进可行、环保可行、土地落实、企业自有资金落实,已具备建设条件。同时项目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备,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1、本项目效益显著,示范辐射作用范围广,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立项支持。根据XX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的实际,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建设资金上给予扶持,使项目尽快建成实施。
2、建议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地方自筹资金,完善项目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制订详细实施计划,加强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建设效果。
附表